策略形成的腳步,隨著幾篇策略管理文章的指引,漸漸可以發現一些可循的軌跡,這些軌跡或許是一些教條、步驟,甚至只是幾個簡單的概念,卻可有效的指引公司走向較為明確的道路。以下將這些看似有效的概念加以彙整如下。
一、分析、再分析
分析的層次
分析的層次可以大略分成兩個層次:Corporate跟Business兩個層次,從大型組織的角度思考,Corporate重視的是一整個企業集團未來的趨向,Business重視的是事業在產業競爭中的定位。分析時必須先將定位清楚要分析的標的,才不會弄錯策略要mapping的對象。
分析的模式
分析的模式眾多,不論是定量或是定性的分析,在進行任何策略規劃時,都要進行詳細的分析,才能提供決策者完整的資訊,以進行適宜的策略規劃。
二、 競爭是什麼?
要怎麼定義競爭呢?競爭的最簡單要求必須要有對手,那要有什麼必要條件可以定義對手呢?那要先找出所處的環境是什麼?在哪個產業環境、總體環境,先弄清楚自身所處的環境,與環境中到底哪些才是你的對手,認清後才會產生競爭的行為。
三、 策略怎麼形成
很多人都知曉策略規劃的重要性,不過在實務上有許多企業的策略並不是規劃出來的,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。如同在原野中生存的掠食者,即便是沒有長遠的規劃,只要在水草豐美的草原,自然有一套掠食的策略。企業亦是如此,領導者在產業已久,深知產業的勢力變化,有著敏銳的感知,可以隨時做出任何策略決策。
四、 策略可以管理嗎?
策略最重要的決定要做什麼與不做什麼,當產業在成熟階段時,往往決定不做什麼遠比要做什麼還要重要。策略的管理意含亦即如此,該取捨什麼?該放棄什麼?是策略管理初階段最重要的一件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