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為 97學年度第二學期 東吳大學 學生資源組 樂活學習酷分享徵文比賽 佳作
管理教科書告訴我們許多看似真理的教條,但這些真的都是對的嗎?或許合乎邏輯,亦有許多成功案例證明,這些教條似成真理,可該怎麼作呢?此為筆者一年多前,初進東吳企管所,閱讀與大學所學南轅北轍的企管知識時,常在心中自問的問題。
偶然,筆者撇見公佈欄上某個全國性商業競賽的海報,當下給了筆者一個靈感:「既不能真實體現,或許用“模擬”的,也可學到一點“該怎麼做”的經驗吧!」為此,筆者在碩士班一年級時,連續參與了三個大型的全國性商業競賽[1],其中有等待公佈名單的期待、失敗時的氣餒、熬夜趕工後的困頓、晉級的喜悅,及真實的體驗“競爭”這一回事。筆者不敢言參與比賽是否真可為自己加分多少,只就過程抒其感。
失敗:教科書上不談的教條
人與人之間的競逐,總是得分出高下,成王敗寇的殘酷事實,讓步入成功之巔的贏家,更添幾許成功的喜悅。當大家目光聚焦於成功者時,黯然退場的淘汰者,又有多少人知道其中歷程辛酸?在幾次比賽的經驗中,筆者總是敗多勝少,但前次累積的挫敗經驗,讓筆者得以修正方向,面對接續的挑戰。
競賽歷程中,一次又一次,調整後再調整,似乎總是找不到真正的道路,亦不如教科書所述可如此流暢地,一步接著一步,皆如自己所預料般順利規劃預期的進度。而是在每一次的討論、簡報、會談及比賽中,從評審、業師、指導老師的評語、詰問、建議,與未被入選的稿件或決策資訊中,慢慢得汰選“失敗因子”,以失敗為師,再行改善原本規劃的闕漏,讓自己隊伍呈現的商業計畫,更貼近真實世界,以契合商業競賽追求的本質。
當然,挫敗的感覺一定不怎麼好受!身為團隊的領導者,必須明辨失敗的因子是否真為規劃之誤,或是與聽者、讀者溝通之誤?該做大方向的轉變,或微調些技術上的問題即可?檢討過程中,必須引領團隊成員互相討論、激辯,甚至再提出新的想法來推翻舊有的概念。從不停地試誤(Try and Error)、反推、證辯,到組織新舊的觀念及想法,似乎正步上有條不得不走的路,雖然模糊但大家對商業模式的感覺卻是益加強烈。
挫敗的洗練,讓筆者認知真實世界的不完美。教課書上的完美模式,通常構築於許多限制條件下,若只想依樣畫葫蘆,必是充滿空洞與破綻。唯有一次再一次地重構團隊的思維,利用過去挫敗的經驗,並請教業師與學校教授,徹底接受真實世界不完美之處,調整理論與實務間的落差,進而發揮創造力,或許是未經世事的學生可努力之處。
潛力:不試試看怎麼知道?
競賽過程中,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與思考阻塞的困頓,著實令人萌生放棄之意。但又想若就此放棄,先前的努力將付諸東流。這樣的矛盾心理,總在筆者心中迴繞著。不過,回首過往,“不試試看怎麼知道”這樣不想認輸的意念,為我們團隊歷經幾次淘汰邊緣危機,仍可晉級最後總決賽的關鍵要素之一。
平心而論,相較其他隊伍,就呈現方式、商業理論引用、團隊多元性、專業能力,與商業模式的完整度等,各方面的評比,一開始我們落後甚多,甚至更換自己原本計畫的主題。在缺乏經驗傳承與面對另起爐灶的壓力下,團隊成員亦出現崩離的現象,團隊一度陷入空轉的危機!
幸運地,在僅存三位夥伴的努力下,我們找到了合作的廠商,願意讓我們以該公司未上市的產品,嘗試新創事業商業模式的規劃。儘管當時距離截止日期僅剩不到兩個月!抱持著“試試看”的態度,我們積極得拜訪相關產業的業者與消費者,實地訪查相關業者對產業內產品的接受程度,也向企管碩士在職專班在此產業經驗豐富的學長請益,從中又獲取更多人脈資源,得以收集完整的產業及市場相關資訊與知識。不到一個月,所蒐集的資料,已讓我們足夠面對完整計畫書的撰寫,所發揮出的效益竟較前半年高出甚多!
兼顧不輕鬆的企研所課程同時,又得四處奔波蒐集資料、訪談業者,乃至討論商業模式、彙整資料,並將概念訴諸於文字,有系統、有邏輯地表達一間公司怎麼運作…等,猶記得截稿前三、四天,在學校研討室過夜趕工的景象,一切為了實現半年多以來努力的目標,所迸發的潛力,使我們得以在短短數日內,完整地將腦中的概念,實際變成可行的計劃書,亦一路晉級總決賽。
不過,也不見得每次嘗試的結果都盡如人意,但歷經幾次經驗後,筆者認為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問題,努力地去“試試看”,即便是失敗,至少不會讓自己空留遺憾。
團隊:熱情,是堅持下去的唯一選項
學生團隊與一般商業團隊最大的差異在於“利益交換”,我們都只是毫無利害關係的學生,彼此間誰都不是誰的老闆,但我們有相同的目標:「晉級總決賽,證明自己!」。這樣的意念,推動著團隊持續向前,猶如一塊強大的磁鐵,將彼此緊緊的吸附在團隊中。縱然團員或許有所離動,不過我們都清楚,大家要的是什麼,無法留下的人,就不應該強求。
競賽過程是漫長的,縱使一開始的充滿衝動與熱情,過了兩三個月,學校課業的壓力與比賽所面臨的些挫折,慢慢消磨團隊成員的耐心與考驗彼此間的信任。即便是一開始熱血奔騰的筆者,到了比賽中後段,常常耗盡心思卻不可得時,心中難免也有想要退卻的聲音出現。
好在,每次看到大夥們殷切的為比賽付出時,即便只是一些眼神交換、或只是互相拍拍肩膀的鼓勵,都讓我重新點燃持續下去的熱情,或許我們缺乏學校資源的支持、也不是國立大學名校,但每每想到那一競逐的舞台,大家心中的對團隊與競賽的熱情都將被點燃!
不管學到多少真正的學問或是經驗,最讓筆者感到振奮的是團隊的感覺,與一起為了理想奮戰的氣氛。一年後的今天,回想起當時的情景,大家揮灑熱情與不願認輸的表情,仍是歷歷在目!
競爭:你的對手不在你身旁
面對全國大專院校生與研究生的同台較競,讓筆者開始思索什麼是“競爭”。從小在升學主義作祟下,我們常常不自主的將身旁最親密的朋友,假裝為自己未來戰場上的敵人,久而久之,漸漸地窄化了自己的視線,亦忘了我們最後欲追求的目標。當然,強而有力的內部競爭,是強化自己面對外部競爭的最佳觸發劑。筆者認為適度的內部競爭,絕對有助於個人成長,但由學習的歷程,卻發現我們往往過於專注內部的競爭,即便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分數,或排名前後的次序些微異動,就開始自我防衛,甚至產生敵意的感覺,只為了較自己身旁的同伴多一點“贏”的機會,反而忘了為何而學的根源。
站在全國總決賽的舞台上,筆者的心中充滿著緊張及不安的情緒,但更多的是興奮的感覺。與自己同台的參賽者都是歷經一年持續努力的精英,他們擁有名校的學歷、堅實的團隊,及學校資源的大力挹注。雖然我們樣樣不如他們,不過我們依然堅毅的站在這個舞台上,燃燒著我們的熱情,並感受台灣新一代創業家給自己的震撼。許多新的觀點與迸發的熱情,讓筆者思索著更長遠的未來,我的世界不是在狹小的教室裡,不在校園裡,也不在台北,甚至不在台灣,幾年後不僅要面對中國大陸的競爭,更多的是全世界優秀人才的競逐,回頭想想現在的自己,該怎麼定位自己?會漸漸發現什麼是自己想學習的,而身旁的同伴決不是我們的對手,而是最佳的夥伴。
Make something difference!!
自大學四年到研究所近兩年的學習生涯,如筆者般資質平庸者,在一般教科書上理論的知識,很難“讀”出什麼樣特別突出之處。若是想較一般人多一點“不一樣”勢必在其他地方多點努力。而這些異於常人之處,必須留下些努力的痕跡,最好的方式莫過於“實踐”,無論用任何方式“做”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成果。除了過程學習到的態度與做事方法外,或許未來面臨相同條件下的競爭時,會是勝出對手的重要關鍵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