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6月8日 星期日

越南排中事件後,台灣中小企業國際化與在地化的省思

前言

筆者洽遇越南排中事件,幸公司與人身皆無傷害。事後許多報導分析事件背後的原因,筆者就自身在中國與越南任職的經驗,與對於中小企業粗淺認知,或許多有偏頗之處,僅就個人淺薄見解分享之。

台商管理轉移的模式

30多年前中國改革開放後,前仆後繼的台商搶進中國投資,為的是廉價生產要素(勞動力,土地)、地方租稅優惠,較低外部成本等。另外,同文種的低管理障礙優勢,也是台商可以在短期借力發展的成功因素之一。自1990年代起,中國已漸漸進入中等收入國家,生產要素已逐漸不符合低階製造業需求,而再往東南亞、南亞等地,留在中國的台資企業其商業模式漸轉為當地市場導向。此一進程,為了大量快速複製在中國的成功模式,進而啟動中高階台籍主管、中低階中國籍主管、低階當地員工的管理模式(目前部份產業已有台籍人員往中低階管理層化趨勢)。
此一管理典範的轉移,具有幾點優勢:1. 可快速進入生產,不必先花費大量培訓成本。2. 台灣總部不需要改變原有管理模式,即不需徹底進行國際化的變革,即可接軌當地的管理。3. 海外公司可作為母國儲備幹部訓練場域。4. 初期不需大量台籍支援人員,可降低初期管理成本。台商力用華文圈的優勢,減去了全面國際化轉型的痛苦,但同時也失去了某些競爭能力...。

中小企業國際化之難

國際化的第一步即是"英語化",單是全面英語化的中大型企業,在台灣已不多,遑論中小企業。究其因,可能出在台企長久以來在華文圈的優勢下,如溫水煮青蛙般,逐漸喪失跳出華文圈這池的能力。相對於韓國,早在多年以前,從政府到民間,深入到教育體制全面英語優先的模式,不僅僅只是對外投資時,可不受語言限制,甚至企業全面英語化後,更可吸引全世界一流人才至韓國為韓資企業效力。亞洲英語化最成功的國家當屬新加坡,雖以華人為主,但立國之初便以英語文國家第一語言,奠定了新加坡人對外經濟輸出與人才吸磁的基本國策。
當然,語言僅僅只是國際化第一步,各國文化與制度的調適力,更是管理的關鍵。中小企業內,台灣總部管理層通常有許多跟著老闆打拼多年,隨台灣公司成功模式一路成長上來,甚至歷經在中國建立事業深厚經驗的老臣們。這群人是企業中堅,在技術、管理、生產、業務、財務等領域,皆擁有許多在台在中成功經驗,並影響公司極深。但因過去的經驗過於成功,有時反而較為質疑海外公司各種處理模式,並欲導正為台灣模式為主的現象。管理上,對於台灣與中國以外區域,初始亦較易以過去管理及總公司主流文化為主。此外,仰賴中國籍中低階主管的模式,從台灣資深高階主管、中國中低階主管、第三國籍低階主管到第一線員工,即便台灣資深主管欲強力導入既有模式,但一層一層傳遞後,往往不見得如原有之預期,常常反而造成企業內部階級或團體內部間矛盾問題,管理成本上不見得較低,且反生其他管理上的問題。
另一方面,制度與流程上,中小企業真正落實標準化程度,通常也較為不明確,在台灣或中國各面流程上,雖大多皆輔以ISO9001或其他驗證等協助,實質上則以經驗傳承方式為主,相關書面資料(SOP、操作手冊、內規等)等呈現的方式較為籠統,部份內容亦較缺乏系統性,不利工作與職權的分拆。此為國際化調適力缺乏主因之一。

在地化的進程

在爆發排中事件後,筆者看到許多公司內越籍員工,非但不保護公司,反加入暴民行列,一起攻擊公司。想想,若員工對公司的態度,只是"我在外國人公司上班,無論怎麼樣都是公司的事情",那這樣的現象,一點都不足為奇。故如何讓當地員工與管理層,認為這是自己的公司,公司的長期生存與否,與自己息息相關,便是公司深根當地關鍵。決策面上或許可依:管理在地化、人力資源本土化、經營決策與利潤共享,三個方向探討。
管理在地化,指的是台灣管理模式,依照當地"硬"的語言、法規與"軟"的文化、風俗民情等,先硬後軟的方式,逐步微調至當地最適。當然,軟的部份,還包含公司文化與國家文化間,如何融合問題。人力資源本土化,除了最基本的當地員工,不再有"玻璃天花板"的升遷限制外,另外一點,也是台資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:派駐海外員工回流或輪調機制。中小企業無法讓人力資源本土化的根源,可能多數來自於此,長期派駐的員工,基本上沒有回流總部的位置,即便是中大型的集團企業,亦不見得有內部海外子公司輪調的機制,故造成當地員工上面無位可升現象。以海外經理人而言,筆者曾見許多經理人,如遇向上空間有限時,下個位子通常不會在原公司內。
其三共享機制建立,或許是真正讓本土員工與公司可同心禍福與共的關鍵,透過制度設計與主事者真心放權予當地管理層,使權力,利益,與責任可相符,在績效及內控制度有效運作下,當地管理層對公司決策負起完全責任。不過,若從原本台籍及中籍主管主導態勢,漸漸轉為當地主導的過程,主事者必須審度權力結構的異動,避免大幅人事異動造成短暫傷害。

結語

台灣中小企業往往資源有限,又須面臨對上歐美日韓大型企業資源戰,與對下中國、東南亞企業價格競爭。國內對外的開放,囿於中國對台灣國際空間的打壓與當前政府一昧導向中國的矛盾,遲遲無所進展。各產業不論是基於成本、客戶交貨要求、市場等需求,以區域、次區域或經濟同盟為國際腹地,向外擴展的趨勢,台商早已洞悉並在各地插滿旗幟,且如《Global Tile》一書所提概念,"向南轉移",台商善於在北方強權與南方新興國家間的縫隙,取得立足之地。唯筆者上述所提,或許執行過於理想化,但若無法從台灣進行根本管理系統的變革,南方新興國家的企業,藉由當地的優勢,或許他日一如中國企業般,逐漸在當地取代台商原有的地位!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