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2月28日 星期六

從現金流觀點看個人投資 I

最近,數位之牆發表了兩篇有關於理財觀念的文章,內容真切地道出年輕人理財所應該注意的事情,也引發筆者對於個人投資的一些想法。
所謂投資,即將資源(金錢、時間)投注在於有能力創造未來現金流的活動,之於個人筆者認為可以分成兩個部份,一為增加自己創造額外現金流的活動,二為利用多餘的金錢進行金融、不動產等投資,創造更多現金流。
何謂增加自己創造現金流的能力?簡要的概念為在相同的工作時數下,比原本自己創造更多的薪資,換言之,即增加每個小時的時薪。而屬於多數的受薪階級如何讓自己的時薪增加呢?在回答這個問題前,必須先思考自己的薪水從何而來。銷售員的薪水從客戶的交易量而來,一般事務人員的薪水由工作效率決定,專業工作者(財務、會計、R&D)由自身專業能力決定...。各種不同的職能,除了銷售員外大部分的"老闆"應是組織內部的上司,你的價格(薪水)多由上司所感受到的價值所決定,因此所作所為與老闆想法越相近,就有機會創造更多的個人現金流。而老闆到底在意的是什麼?有遠見的老闆,會為了創造組織未來的現金流而努力,故此增加自己創造組織現金流的能力,是當下可精進的目標。
許多商管書籍告訴我們增加自身創造現金流能力的方法,但往往不脫兩個大原則:處理"人"與"事"的能力。這些能力可以定義成幾個簡單的指標,人的部份可分成對內部組織的調和能力與外界人脈的關係,事的部份則有專業能力與管理能力。若是將這些指標寫成一個方程式,或許其作用如下:

Cash Flow = [(1+Professional)*Managerment Skill]^(Social network)

Cash Flow即為個人可創造現金流的能力,在原本僅有1倍的創造效率下,Professional為個人的專業能力視為現金流的加項,Mangerment Skill則泛指與組織內部整合能力與做事的效率視為現金流的乘項,Social network為可拓展的人脈關係(包含內外部人脈)視為現金流的次方項。筆者試著彙整許多商管書籍的觀念,可發現專業能力是最基本可精進的能力,再配合管理技能的提昇,可增加自己運用周遭資源的能力,產生加成的效果。最重要的是利用人脈資源,找到自己與其他人可互利之處,拓展"實質"的人脈網絡(有多少人認識你非你認識多少人),將可發揮更高的乘數效應,猶如等比級數般的成長。
這些影響個人現金流量創造能力的因子,皆為我們必須投資的標的,利用個人擁有的時間與金錢作為投入的資產,提昇這些能力以增加創造額外現金流量,是個人可以掌握且可控制的"投資"。至於如何配置資源則視個人狀況與對自我的期許而定,畢竟時間與金錢有限,即便是創造大量的個人財務,也不見得符合自己的生活目標。

下篇則試著討論如何配置個人額外金錢的投資。

2009年2月16日 星期一

【黑天鵝效應】讀書心得

書名:黑天鵝效應

作者:納西姆.尼可拉斯.塔伯雷

出版社:大塊文化

出版日期:2008年4月28日







初探心得

筆者目前撰寫的碩士論文是有關於信用風險相關的議題,只要牽涉有關信用風險評估、模型建構、財務工程等計量財務的範疇,往往是以高斯所提出的鐘型模型為基本前提,但金融市場卻是由"人"的行為所建構,這些行為往往不是常態的,普遍存在著"厚尾"的現象,只是統計學家、經濟學家為了模型推導及假設方便,而簡化了看似不重要,卻是影響風險甚巨的離群值,並小看了這些看起來好像發生機率微乎極微的事件帶來的影響力。建構在這些專家模型中的金融市場,終究被這些離群值(黑天鵝)給打敗了。看了其中幾小章節後,頓時有感,原來我目前的論文,居然存在著這樣最基本邏輯的謬誤,雖然我目前沒辦法處理如此複雜的計量問題,不過至少我知道我錯在哪邊,這也是未來進行投資或是各項數量預測時,必須考量的致勝關鍵。

讀後心得

雖然處處充滿著黑天鵝的現象,不過黑天鵝是如此不可預料嗎?本書作者主力推倒目前財務工程上所使用的統計模式,但金融海嘯的原因真的只是金融學家的模型錯誤所至?相信許多關心金融時事的閱讀人應該知道,金融海嘯或是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操作,除了工具本身加速獲利/倒閉的速度外,最終還是取決於"人心"與"制度",事實證明過度的金融自由化,讓人失去自制的能力,或許才是真正造成風暴的主因。而黑天鵝效應,從統計計量的角度,完完全全呈現這些看似"不可能"的真實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