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

Netbook:小兵立大功

Netbook的濫觴:Eee PC的崛起
圖 1. Eee PC
2007年10月ASUS在同業一片不看好的氣氛下,發表了第一代7吋的Eee PC。一台250美元的小電腦,7吋的小螢幕,卻意外的造成各大電子論壇的議論紛紛,許多玩家也殷切期待著上市,果然甫一上市首批的20萬台即銷售一空。ASUS不理會對手acer的冷嘲熱諷,陸陸續續推出了下一代的產品,其他二線NB、MB廠也帶著測試市場的味道推出類似的產品,如微星、技嘉、工人舍等產品在市面上也漸漸出現了蹤跡。這股熱潮讓Inel發覺不儘快推出相對應的CPU,只讓舊的Celeorn M搶佔市場似乎非明智之舉,因此在2008年3月,正式推出了代號Atom專用於行動裝置的CPU。
緊接著五大NB廠中的HP首先發難,藉著威盛的CPU推出了相對應的產品,以金屬質感與較大的鍵盤區隔Eee PC。其後,acer遲至6月才發表acer aspire one,但一發表即一鳴驚人,以同一機型多種選擇的方式與Eee PC多種型號、尺寸的模式區隔,高質感設計的aspire one,可想其代工廠與acer螫服已久,只待市場成熟再進入。其後,陸陸續續Dell、聯想前四大PC廠都倘了這趟混水。

掀起波瀾:跨界影響力

市場的界線?
早在2000年左右,筆者已在通路市場看過倫飛電腦以全美達(Transmeta)CPU出過類似的產品,只不過當時候並不是倫飛電腦的主軸,且全美達也非市場主流,因此沒有成為潮流。不過,這次的Netbook旋風,卻是整體面的改變,改變了原本界定嚴謹的市場,以螢幕尺寸劃分的市場。
一般而言,NB的界線約在10吋到17吋間,以下的產品有早期的PDA、UMPC、觸碰式手寫電腦等高價手持裝置市場,而12-10吋間的NB產品ASP(平均單價)也高於一般的14吋NB單價甚多。以7-10吋切入市場的低價電腦,已經讓市場界線模糊了。

對電信業的影響
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,U化的可能性日以月增,但傳統的輕薄型NB(12-10吋)都高達5-10萬台幣間,對於無線通訊的使用而言,成本並非人人可負擔。Netbook概念的出現,讓這些應用變得輕便、節省許多,再配合數位內容的提供,未來對電信業而言,亦不失為一塊值得爭取的市場。目前國內外已有業者推出相關的搭售服務,不過筆者認為,若是要擴大市場應用,仍需要多加強數位內容提供與雲端運算技術的應用,方能引起更多的需要(need),綁住更多消費者。

對Intel的影響
記得ASUS剛推行Eee PC的時候,各家大廠都不看好,競爭對手acer領導者王振堂先生,更是嗤之以鼻。隨著Eee PC開始攻佔市場,其他二線廠鴨子滑水般的跟進,其他廠商才發現Netbook的威力。一開始Eee PC搭配的CPU為Intel低階市場使用的Celeron M,再搭配舊架構的NB材料組裝而成。對Intel而言,低價電腦有如雞肋般,並不是未來想要發展的方向。但情勢逆轉後,Intel才發現市場的需求如此巨大,已經侵蝕到原本Pentium M的市場了!!為此,Intel特別為了低價電腦開發了Atom的晶片組,起初還因製成轉換問題,而有缺貨的現象,不過陸陸續續產能開出後,才漸漸回穩。
這種由下而上的影響Intel市場策略的情況,對台灣廠商而言也不是第一次了,還記得2003年流行的Desknoot,精英電腦利用桌上型的零件,兜組成類似NB的無電池NB,打亂了Intel在NB市場的布局,也影響未來Intel在NB CPU上定價策略。此次的Netbook亦為如此,且掀起波瀾尤甚於前。

結語

從ASUS的例子看來,台灣廠商其實可以嘗試更多不一樣的新概念,不管未來會不會成功,應該先試試看再下定論,且勇於挑戰別人不敢做的市場,或許也是一種成功之道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