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

2010.05.07時事短評

筆者目前正職服役中,幸好友願幫筆者整理時事新聞,得讓處於資訊匱乏的筆者,多出閱讀時事新聞的機會。未來,只要筆者有時間,均將時事短評分享於此,分析評論缺乏論建,多所見諒。

2010年五月初,南歐諸國(豬國)係因國債CDS價格陡升,市場預期倒債風險激增,再加上信評機構調降國家信用評等,債台高築的南歐國家爆出財政危機,致使甫復甦的全球經濟,遭重重地痛擊!究其因筆者認為,量化寬鬆與過度使用財政政策,是造成歐洲陷落的主要原因。經濟、景氣低迷時刻,央行謹信增加量化寬鬆的把戲,增加貨幣供給量,但此舉並不會等量增加貨幣需求,亦不會等量增加民間投資與消費,反造成遊資/熱錢橫流,出現股債兩市非理性的同時上漲。另南歐諸國財政支出普遍重於社會救助(失業補助金),資產業升級或轉型、公共建設、擴大內需項目...等,不若亞洲各國確實,因此,亞洲國家在此波金融海嘯後,經濟實質復甦的力道,相較南歐各國扎實不少。

從各項總體(宏觀)經濟數據檢視南歐各國,頗有日本"失落的十年"之前奏。但更複雜的是,歐元區如貨幣聯邦制,南歐、東歐各國與德、英、法西歐強權互相約制,且各國財政、經濟體質各異,若以強濟弱是否可有效挽救南歐各國?就短期言,信心的穩定絕對有效,但如何有效提振各國經濟,吸引企業投資,降低實質失業率,才是長期穩定歐元區的關鍵,否則真如經濟學大師克魯曼所言,歐元區的崩解,或體質不合歐洲央行規定的國家遭除名,皆可能發生。